服務方式

一、家庭式生活照顧管理模式
家庭式生活照顧管理模式是開辦後的重點服務之一,期待藉由宿舍安置空間的規劃滿足安頓兒少的身心需求,並增加兒少對家庭的概念和想像。兒少的住宿總生活空間為三小家,每家八位少年,依兒少的特質、屬性安排適當的住宿環境。每家由兩位生活輔導員作為家庭主要照顧者,模擬平日家庭生活模式,例如家庭裡設有獨立客廳、廚房、寢室、衛浴等。每一小家,家庭週末依據家庭特質,分別獨立準備午晚餐、家庭會議、家事分擔等,每家兒少可藉由自家特性作不同的空間擺設或特質呈現,過程中學習家庭人際互動和生活獨立能力,且每一項家庭設施是未來針對少年進行「家庭想像」教育的一項重要生活教育媒材,幫助少年日後獨立生活後,在建構自己的家庭時,對家庭有基礎思考典範。

 

二、多元教育提供模式
學習是自立生活的重要關鍵。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少年,園區提供不同的教育模式,延續學園「主題式教學中融入--生存、生活、生命」教育目標,園生回到家園,在園教育以培養學習興趣、適性發展為目標,除提供國民教育基礎課程外,園區亦提供各種不同的實用技藝課程,例如:開心農場、幸福烘培教室等,增加少年未來生活自立能力;另在教育方面強化少年公民知能與公民素養,作為日後離園後走向人群和參與公共事務的準備,並透過專業團隊陪伴,找回學習潛能與生活熱情。

 

三、多媒材輔導模式
生活教育、學校教育和輔導服務,多元且適性服務處遇,安頓兒少身心,感覺自在。社會問題多元,兒少歷經許多價值混淆、生活壓迫的經驗情緒,進入家園,接受安置,兒少身心需求多元且棘手複雜,另青少年輔導工作不易,故入園後,經多專業例如社工、生活輔導、心理輔導等多專業評估意見,並加以整合進行處遇,配合學園施行多媒材輔導服務模式,運用各種不同「手作式」、「體驗式」等輔導工具,增加與兒童少年的工作關係和安全的對話空間,藉由良好的互動關係,鬆動兒童少年舊有的慣習以及促進改變的可能。家園規劃有一間個別會談諮商室、一間團體諮商室和一間多媒材諮商室,透過空間的規畫,以期能滿足未來少年能接受相關的多媒材輔導服務。

 

四、以兒少為主體,建構兒少在園內外的安全生活網絡系統
入園即刻在準備回到社會。兒少在社區因生活網絡系統負向或缺乏,以致有生活安全發展之顧慮而入園安置。兒少入園後,從生活空間、教育、輔導等活動安排,以給予安全感、信心和獨立自主性為主要。在園內安置期間,提供系統性的處遇計畫,持續維繫兒少與原生家庭和社區的關係,策略性的增加兒少在原生家庭和社區的正向社會支持網絡系統,以協助兒少離園後的生活自立能達有效改變。

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

GoTop